文学评论的六种写作方式
什么是文献综述?
阅读了大量文献后,如何整理并写成文献综述?文献综述从哪里开始,它写什么,以及如何开始讨论?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是什么?
想必每个学术新手都遇到过这个问题。那么,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文献综述吧!
文献综述是确定课题,在广泛阅读和理解与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的文献的基础上,进行归纳、综合分析和评论性思考。
具体包括该领域的研究历史、研究现状(主要学术观点、以往研究成果、研究水平、研究重点、存在问题和可能原因等)、新水平、新发展、新技术和新发现。、发展前景和展望等,并提出自己的思考、评论和研究思路。
文献综述应注意两点:
在撰写评论之前,您必须全面收集数据。如果不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研究现状,或者片面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,一味地认为某个问题或领域没有研究过,那么自己的研究就会成为一种重复性的工作。,或者脑洞太大,论文可行性不高。
综述不能简单罗列前人的观点,不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提炼。
如果是“综合”而不是“陈述”,那么即使内容是系统的,也充其量只是陈述别人的观点,达不到通过分析和分析发现和确立论文主题的目的。评论。
您可以使用“填写方法”来撰写文献综述。简而言之,就是画图,定框,不断细化内容。详情如下:
01
一个话题
即确定论文题目,围绕这个题目查找、阅读、挖掘文献信息
02
地图(思维导图)
围绕论文选题,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,拟定文献综述提纲,然后根据提纲逐步填写内容。
虽然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,但是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的结构通常是:
引言/研究背景————主体/研究现状————总结/研究目的与意义————研究内容————参考文献
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:
1.简介/背景
不需要太长,只要说明研究背景即可。
例1:“汤参方改善C57BLKS/J db/db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”,用统计数据指出研究背景,引出课题。
摘自《中国糖尿病发病率近几十年来持续上升,从1980年的不到1%上升到2007年的9.7%,2010年因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30万人,其中1990年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,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11.6%(约1.1390亿人受到影响)和50.1%(约4.9340亿人受到影响。研究还表明,超重、肥胖和血脂水平异常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。”
例2:《天然高分子多功能止血复合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》,从实际问题出发,指出目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。
摘自《然而,由于材料的形态或特性,许多材料的止血机制尚未得到详细和定量的研究(如氧化再生纤维素等)。这使得材料的后续工艺改进极为困难“如何改变材料外观的形状,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特殊检测方法,从多个尺度研究氧化再生纤维素和胶原止血材料的止血机理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”
2. 主题
主体部分主要讲研究现状。对于还处于新手阶段的童鞋,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对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。
1.时序法:
分析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,按时间顺序论述,适用于该学科的发展演变。
例3:在《中国产学研联动的发展历程、模式演进与经验教训》一文中,将“中国产学研联动的发展历程”分为三个时间阶段,场景,各阶段的特点和联动方式分别讨论。
2.因果分析
分析影响对象发展的因素,或受对象影响的因素,列出每一个可能的原因/结果,分别讨论,适用于工艺流程优化和问题分析的研究。
1) 影响A的因素
实施例4:在“胶原-壳聚糖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、改性及应用”一文中,“影响可食用膜性能的因素”及以往的研究成果一一讨论。
2)受A影响的因素或A导致的结果
例5:《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》一文具体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、价值观教育、思维方式的影响。
3.“结构-效果关系”方法